课题总结报告
项目名称:北京肿瘤医院职工培训需求分析
项目执行时间:2005.11.9-2006.1
该课题是院工会命题的一个医院管理类的课题,课题小组成员为于新颖,曲荣艳,李雪梅,刘晶。根据课题组的计划和工会领导的要求,课题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大家团结协作,现已基本完成了课题的计划。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3类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护理人员,共发放问卷549份,占全院专业技术人员的60%以上,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院职工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1、被调查者对过去1年内的培训工作不是很满意,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护理人员参加过0次满意培训的比例依次为44.1%,50%和22.5%。这简单的数字反映出我院对这三类人的培训工作需大力加强。
2、管理人员最希望得到的培训内容前三位依次为:计算机、心理学知识和法律知识;技术人员最希望得到的培训内容前三位依次为:本专业知识、外语和计算机;护理人员最希望得到的培训内容前三位依次为:本专业知识、心理学知识和外语。可见大家对计算机、外语、心理学理论和本专业知识有较高的渴求。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点:
(1)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是专业性较强的两类人,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这两类人需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以满足医疗工作的需要,故这两类人最希望得到的培训内容均为本专业知识。
(2)随着无纸化办公的普及,对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以往培训的初级化操作已不能适应高效率的工作环境,网络通知、网络会议、数据仓库等已成为新一轮工作的工具,故管理人员最希望得到的培训内容为计算机知识。
(3)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病人不再像过去那样对疾病一无所知,隐瞒病情的历史已一去不复返,如何更好地向病人告知病情,帮病人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这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问题。而抓住病人的心理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故心理学理论的培训对护理人员来说也突显重要。
(4)管理人员是政策的制定者,其应“急一线人员之所急,想一线人员之所想”,通过心理学、法律知识的培训使管理更加人性化、科学化,从而促进医疗工作的发展。
(5)随着职称考试对外语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学历层次以大专为主的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无疑是一项艰巨的挑战,故这两类人均希望得到外语的培训。通过培训,既可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可通过阅读外文文献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3、大家希望得到的培训方式主要是集中培训和专题讲座,而且希望培训安排在工作时间。
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组提出如下建议:
1、医院的培训工作一定要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并有专人负责。年初制定培训计划,年终进行工作总结,并对每次的培训工作有评价记录。我院目前的状况是:科研人员由科研处负责,医技人员由医教处负责,护理人员由护理部负责,行政后勤人员由人力资源处负责。所以希望各个部门每年都能有详细具体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工作总结。
2、一定要针对不同的人员实施不同的培训,尤其是专业知识的培训。
3、培训工作根据需要既可以外聘教师,也可从本院遴选优秀人员,以节约培训费用。
4、工会可以组织开展具有普遍性的、跨专业的培训工作,比如:计算机、心理学知识、外语等的培训工作,使培训内容具有多元性和实用性。
此外,在课题实施过程中,为保证调查结果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1、在问卷设计的过程中,注意避免笼统问题的出现,而是强调被调查者的个人体验,设计出“您过去一年中比较满意的培训次数”这样的问题,而不是“您对我院的培训工作是否满意”这样的问题,从而避免虚高满意度的出现。
2、在问卷发放的过程中,由于大部分课题组成员是第一次做问卷调查,所以经验不足,没有向答卷人讲清问卷填写的注意事项,导致问卷的有效率不高,后来采取了再调查的补救措施,才使调查结果有效性提高。
3、在数据录入的工作中,对每份问卷进行了编号,在分析过程中发现问题能够及时核查,对数据录入与分析的准确性提供了保证。
总之,课题组全体成员在工作的各个阶段都能够主动加班,按时保质地完成各项任务。我们现已将汇总后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按管理人员、护理人员、技术人员撰写了3篇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