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国际护士理事会将南丁格尔的诞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旨在激励广大护士继承和发扬护理事业的光荣传统,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做好护理工作。最初称“医院日”,也称“南丁格尔日”,在中国称为“国际护士节”。在这天里,大力宣传护理工作,鼓励护士们学习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护理界的一件盛事。

返回专题首页返回网站首页

2015护士节

天使之光

护理部主任陆宇晗在大会上做工作报告

    在庆祝护士节的大会上,护理部主任陆宇晗的护理工作报告围绕护理队伍建设、护理岗位管理、护理质量安全,以及护理教研工作四个方面讲述了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

    第一部分,护理队伍建设。随着医院的发展,我院护理队伍按计划逐渐壮大,目前护士总人数682人,总体床护配比1:0.88,普通病区床护比在1:0.5-0.6之间。从医院领导、护理部及各职能部门,到科室护士长,大家都在为这支队伍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努力,包括计划招聘,同工同酬,岗位管理、教育支持、合理排班、保障休假、主动约谈等措施。作为医院管理层,愿意为每一位热爱护理工作、对待工作严谨认真,有专业能力、协作精神及人文情怀的护士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让护士在这个团队中愉快地工作、学习和成长。

    第二部分,随着医院管理朝向科学化和精细化发展,护理管理也逐渐由以往对护士的身份管理转向了岗位管理,护理部协同各职能科室围绕岗位采取了系列举措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制,包括岗位设置、人力配置、岗位培训、岗位绩效考核及薪酬分配等方面。

    在岗位设置方面,护理部将现有的护理岗位进行了梳理并制定了详细的岗位说明书,明确了各岗位归属,岗位职责,任职条件及考核标准。随着护理内涵建设和职责范围的外延,今后可能增设各种护理专业岗位,但须经过严格论证,做到有岗有责有序。

    在人力配置方面,在信息部的大力协助下建立了护理工作量评价体系和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临床病区护理工作量的量化评价,并以此作为护理单元人力配置的依据。临床病区按照床均工作量配置护士人力,平台科室根据岗位性质和工时配置人力,各科室需根据时段工作量合理排班,全院范围运行护士人力调配机制。在人力配置管理上,尽量缩小人均劳动强度的差距,保证每一个护理岗位的工作质量和安全。

    在岗位培训方面,分为岗前培训、在职护士的层级培训,管理培训和骨干进阶培训四类。在岗前培训中,为保证入科以后护理技能操作的同质性,增加了新护士入科前技能培训的时间和考核力度。在职护士的层级培训中,不同层级护士培训重点有所区别,对N0-N2层级护士重在培养岗位胜任能力,对N3-N4层级护士在保证岗位胜任力基础上,重点培养专科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及管理能力。管理培训方面,年度组织了品管工具用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系列讲座,选送护士长参加管理学习班,会议交流等。护理骨干进阶培训中,年度参加专科护士培训取得认证18人次,参加各专业培训及学术交流89人次。

    在岗位考核及薪酬分配方面,护士长和护士的个人绩效考核方案运行有效,年度进行了第一次修订。围绕岗位绩效设定的考核指标以及增设的奖励绩效对护理行为能够起到较好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同时考核结果与薪酬分配挂钩,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

    第三部分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目前护理质控架构清晰,督导工作运行有效,督导项目包括了每月常规督导项目,每季度常规督导项目、护理专项督导项目以及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年度随着质量管理条目细化、科室自查与护理部督导并行,科室持续改进措施的及时落实,全院整体护理质量较上一年度有了明显提升,各科室常规督导项目成绩均在优秀以上,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及时,持续改进措施落实到位,住院患者满意度稳步提升。

    第四部分护理教研管理成绩显著。年度按护士岗位需求完成了护士的继续教育、层级培训、晋级考核及学分管理工作。同时接受并完成实习生、进修护士166人,以及各级护理学会分派的肿瘤专科护士、静疗专科护士等190人次的临床教学任务。全院护理查房、护理教学演示赛、静疗实践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了护士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巩固了学习效果。在护理科研方面,全院护士科研意识增强,年度护理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明显提高。

    第五部分,总结了年度完成的其他护理专项工作并向所有参与人员致谢。包括:修订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录制技术操作视频、修订护理管理制度、修订岗位说明书、制定院内静脉治疗实践标准及全院培训、翻译ELNEC核心教程、举办肿瘤护理研讨会等。

    最后,陆宇晗主任指出,我院的护理队伍是一支勤恳务实、积极进取、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团队,充满朝气和希望,希望大家能够发挥潜力,切实履行护理职责,为医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