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防治知识
---禽流感防治知识
(于新颖)
一、定义:禽流感病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禽类疾病综合征,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病毒亚型H5N1型有极强的致病性,可感染人类,以呼吸道症状为主,重型可出现全身各系统衰竭。二、病原学特性: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正黏液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病毒带有两种抗原,易变异,亚型多,无交叉免疫,预防较难。对热、紫外线、一般消毒剂较敏感;对低温较耐受。三、流行病学特征:传染源:病禽、带毒禽类如鸡、火鸡、鸭、鹅等;病毒污染的羽毛、粪便也有传染性。传播途径:以空气传播为主。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伤口感染人类。易感人群:养、运、宰、销禽类的人员为高危人群。12岁以下儿童、老人、体弱多病的人为易感人群。发病季节:冬春之交,夏季较少。四、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7(10)天,任何年龄、性别均可发病。症状:起病急、早期症状与流感相似,发热,39℃以上,持续1-7天,多数持续2-3天,症状有流涕、咳嗽、咽痛、全身酸痛,部分病人有恶心、腹痛、腹泻、结膜炎等症状;稍后约半数患者出现肺部实变体征;重症患者有明显出血倾向,全身各系统衰竭。五、诊断:依靠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确诊需有H5N1的病原学和血清学阳性结果。六、治疗:1.抗病毒治疗:金刚烷胺, 100-200mg/天,连用5天。2.抗生素治疗:防治继发感染。3.中医中药治疗:禽流感符合瘟病的发展变化规律。七、预防:1.加强禽类疫情监测,受感染动物应立即销毁;对疫源地进行封锁,彻底消毒。2.患者应隔离治疗,转运时应戴口罩。3.接触患者或受感染禽类或分泌物后应立即洗手,处理患者血液或分泌物应戴口罩、手套。4.加强个人、公共卫生。5.加强呼吸道预防。6.避免和禽类有密切接触,但吃煮熟煮透的禽类肉蛋没有危险。